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莫高窟第249窟,展示西魏时期的佛教艺术不断中国化。(《人民画报》总第627期,2000年第9期) 艺术宝库莫高窟也将被“复制”了。今年“十一”期间,敦煌莫高窟单日接待量最高达到5300多人。为应对日益增长的旅游压力,敦煌研究院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拟投资2.6亿元人民币建设虚拟莫高窟暨游客服务中心,以缓解大量游客给莫高窟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
记者今日从敦煌研究院获悉,今年“十一”期间,敦煌莫高窟单日接待量最高达到五千三百多人。景点的游客多是值得庆贺之事,但这亦给莫高窟保护带来日益严峻的负面影响。 据介绍,一九七九年莫高窟正式开放后,游客呈不断增加趋势,目前前来参观莫高窟的团队预约率已经达到百分之九十八点三。有关专家称,游客是造成洞窟内微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开放洞窟致壁画病害发展速度加快。 为应对日益增长的旅...
2008年12月底,甘肃省政府在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工地隆重举行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开工仪式。副省长咸辉出席仪式并做重要讲话,省政府副秘书长张正锋主持开工仪式。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审计厅、省环保局、省文物局的有关负责人,酒泉市政府及敦煌市党政领导及敦煌研究院部分职工共计600余人参加了仪式。 咸辉副省长在讲话中强调了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的重大意义。她...
资料图:莫高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中新社发 张富 摄 敦煌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二十九日正式开始建设,这标志着敦煌莫高窟史上最大的...
为加强敦煌莫高窟文物保护防震减灾工作,8月5日,省地震局局长王兰民专程赴敦煌与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商谈,就敦煌莫高窟建设文物保护与预警地震观测台阵、应急预案与防灾减灾规划编制等工作进行了商谈,并达成了原则意见。 据了解,“5·12”汶川大地震后,敦煌地区无震感,莫高窟没有受到波及,也没有任何异常现象发生。但河西走廊处于地震带上,目前敦煌研究院添置了监测设备,以防...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